玩了实在太多次,他对游乐项目都失去了兴趣。有一回,他跟客人一起排队,在后头玩手机,被客人委婉提醒。他在备忘录反思:排队的时候不要玩手机。
结束猛兽区的观光行程,坐在去往长颈鹿园区的摆渡车上,小黎突然小声惊呼:“没扫上码,漏了一堂课。”我才知道,他今天有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。为了空出时间做地陪,小黎只坚持上专业课,别的找同学帮忙签到。他本计划上辅修,一盘算周末时间只剩下了半天,“耽误我赚钱呢”,便作罢。
做好攻略、带人玩得好之外,地陪是一个需要提供很多情绪价值的行业。按照他的接单经验,情绪价值大概可以分为:拍照拍得好和会聊天。
为了提高拍摄技术,满足多样的出片需求,小黎入手了好几套设备:佳能CCD、富士XT50、奥林巴斯等等。为了练习拍照,他特意约了朋友去环球影城练习,“相当于给他省了1000块”。
而我的需求是找个人陪我去动物园玩儿,路上能聊聊天,帮我拍拍照。聊天是需要一些技巧的。小黎的顾客多是年轻女性,来自各行各业,他既要能接住话,又不能逾越边界。
他跟我回忆起第一单,是一个广州来的姐姐,喊他去咖啡馆拍照,结果他的相机带成了长焦,咖啡馆不大,“几乎是怼到脸上拍”。效果不好,顾客不太满意。后来顾客和闺蜜就第二天是否去环球影城产生了矛盾,闺蜜甩下一句“你让他陪你去吧”后离开。
“我肯定不能说她朋友的坏话,这不好,对吧?我就跟她分享我以前的经历。我以前也是旅游一定要喊朋友,后来发现,虽然有个伴,但也会有一些不必要的争执,要迁就他人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玩法,很多人有很多人的玩法。”
我听他分享,寻思我也可以做地陪,我蛮喜欢和人聊天的。他开玩笑说,以后推单给我做。后头聊起来,他有一个同行,走的是卷低价的路线,在运营图片与视频为主的社交媒体,他还在发长文接单,“他有点老了,不太会搞”。我问多老?答曰:“大学毕业。”
好嘛,这也是一个吃青春饭、有年龄门槛的行业,我兼职做地陪的念头瞬间黯淡了。

泰山男大学生陪爬山上新闻后,被戏称为“人类高质量陪玩”的新型地陪正在兴起。这个行业的主力军是一群大学生,尤其是大学男生。
网上的体验帖里,男大地陪除了做攻略买门票全包揽,还平均颜值在线、不油腻也不说教,一个景点去了百八十遍也能笑脸盈盈帮忙拍照、夸人好看,主打一个情绪价值给到位。
什么人在花几百甚至上千元找男大陪玩?她们想要的情绪价值真的得到了吗?3月初,我花了670元,找了一位大一的男生陪游了一天,并和其他地陪、找过地陪的女性聊了聊,“私信的60%以上是35岁左右的姐姐”。

